本站支持IPV6

创新文化缘何在中国“水土不服” 缺少求真精神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0日10时42分  
 
“西方科学是舶来品,进入中国以来就一直显得格格不入。”两会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委员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不仅是个科学问题,更有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原因。

  他认为,古代农耕社会主要依靠经验来总结规律,缺乏探索,所以中国没有科学传统。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就是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古代中国在诗词歌赋、文学艺术上的登峰造极,也反映出整个社会对一种虚无缥缈的形式上的追求,缺少求真精神。”李成贵说。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创新性上有缺陷。”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对中国创新文化的缺失也有自己的看法:在文化传统上,中国人尊师重道,重视传承。例如,课堂上,学生极少打断老师提出问题,也极少有机会自由讨论。学术会议和论坛上,真正建立在科学水平上的争论和交锋也极少。

  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黄力委员对我国的创新文化缺失深有感触,“我们的民族缺乏好奇心。”他曾在美国遇到过一个大二女生,在听他讲起一种可以利用光进行自我修复损伤的细菌时,马上问“人会不会有这个细菌”,黄力当时无法解答。“第二周她来找我,说她已经准备做实验了,因为她给20多位微生物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发了邮件,得到了好几封回复。”黄力感叹,后来这个女生做实验的时候,没有血液样本,就抽了自己的血来用。

  黄力说,这个大二女生的知识水平,很可能不如同龄的中国学生。但中国学生身上却很难见到这种对新鲜事物的冲劲。他在北京遇到过知识基础、逻辑思维和方法理论都很强的学生,但向他们提出一个全新的、未知的尝试时,他们一致拒绝。“中国学生首先是权衡可能性,而美国学生可能有些无知而无畏。”

  对于当代创新文化的缺失,“先天不足”是一个重要方面,而社会发展中的不幸遭遇,让本来就不利于创新生长的土壤更加贫瘠。“文革遗留下来的反智情绪,在今天仍然能瞥见种种魅影。”李成贵拿转基因的事举了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和农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显得比科学家都懂,还忽悠了一帮拥护者。”李成贵对广泛存在于民间的反智情绪感到无奈。

  “从科学家自身来说,过多地被世俗文化所裹挟,就成为凡夫俗子。”李成贵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和世俗是对立的。科学家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特质和范式——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不为俗务所扰的贵族精神。




责任编辑:曹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