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创新力牵引健康中国巨轮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9日09时51分  
 
8月18日,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远程心电判读平台硕大的屏幕上,显示着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第一人民医院上传的一位女性患者的心电图。患者反复出现心慌胸闷,但常规心电图正常。当地医生无法明确判断原因,于是提请在北京的专家远程会诊。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平台会诊专家终于在患者远程心电实时监测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进行射频消融术的治疗建议。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助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蒋立新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样的疑难病例会诊每天都会有,而常规远程心电监测更是实时进行。这一平台正在惠及更多百姓。

  由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原总后勤部卫生部2012年启动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工作,迄今共布局了3个批次11个疾病领域的32家临床中心以及9大疾病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集聚攻关,在重大疾病防控方面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构建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新模式,正成为支撑健康中国建设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打造医学科技创新的中国模式

  在6月举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生物技术与人口健康领域展区围观群众众多,临床中心建设成就被浓墨重彩地大书特书。为什么?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的分析或许能概括临床中心和协同网络在医学科技创新中的“江湖地位”:在工程技术领域,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在医学领域,技术创新和转化的主体应该是医疗机构。在医学研究主体方面,临床中心是承接基础研究发现、转化前沿技术成果、应用评价创新产品、研究制定指南规范的核心力量,处于创新链条的枢纽位置。

  据统计,前两批22个临床中心已经建成了包括2183家各级医疗机构4329个科室的协同网络,在全国地级市的总体覆盖率已经达到70.84%,以往松散的、系统性差的临时研究团队建设模式被打破,单打独斗、各自为战、无序竞争的医学科研发展态势正在改变。临床中心和协同网络在引领医学科技创新模式变革、优化医学科技领域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逐渐显现。

  “中国证据”改写国际重大疾病防治指南

  在国家神经系统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研究团队做出“双抗”治疗新技术之前,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一直是脑血管病治疗的禁区,因为这种治疗会引发出血。

  “我们通过中国90万病人的数据找到了一个‘甜蜜点’,也就是既不增加出血,又能够降低缺血的一个平衡点,使得过去的禁区成为了可能。”他们自主研发了针对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疾病的“强化抗栓”治疗新技术,使90天复发风险降低了32%,每年可减少10万例再发致残性脑血管病。研究成果2013年6月发表在临床医学领域最高级别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并被评为“国际医学领域年度重大进展”。其后,国际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被改写,美国新版教科书开始使用“中国方案”。

  “能做出这个技术,我们用了国家神经系统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方法学平台进行数据随访,这次也验证了中国的方法学平台可以做出国际水平的临床研究。我们还找了协同创新网络的300家单位进行技术落地。”王拥军说。

  据悉,“十二五”期间,临床中心组织开展了10余项覆盖全国或区域的大规模队列研究,覆盖人群706.05万人次,涉及60余个病种;根据这些研究成果自主或参与制定疾病诊疗指南和各类技术规范242项,其中9项成果改写了国际指南;制定国家标准17项,提升了医疗行业的规范化水平和诊疗能力,使越来越多的“中国证据”让中国百姓受益。

  汇聚创新资源,实现“中国制造”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谦在总结“十二五”国家新药创制领域科研成就时介绍,我国药物研发的创新能力和理念发生了质的转变,包括小分子靶向治疗、新型抗体、疫苗等世界前沿技术产品在内的214个创新药获批开展临床研究,埃克替尼、阿帕替尼、西达本胺、康柏西普、手足口病疫苗等24个Ⅰ类创新药物获批生产,伊马替尼、替加环素等50多个新专利到期药物实现了国产化,有效满足了重大疾病治疗需求。

  而“妙手S”微创手术机器人、“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国产脑起搏器、国产心脏支架等仪器、设备,也实现了中国制造。

  据了解,其中很多“中国制造”产品中都有临床中心和协同网络的影子。他们汇聚创新资源,医、研、企密切协同,打造了一批“基础—临床—产业”紧密结合的医学创新联合体,推动医学科技成果“顶天”“立地”。

  (科技日报北京8月18日电)

信息采集:曹佩佩
责任编辑:孔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