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8日10时57分 |
4月17日下午,省科技厅在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学术报告厅召开2016年度陕西省重大科技成果发布会。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处长丛国军发布我省2016年度重大科技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西北大学张兴亮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西北工业大学付前刚教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涌教授,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西安交通大学纽春萍教授,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帘曦教授,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四军医大学梁洪亮副教授,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陕西神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研究员李忠,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西安交通大学宗瑜瑾教授分别介绍了获奖项目情况。来自中省40余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据介绍,2016年,陕西省共登记科技成果3407项,较2015年的3299项增长3.27%,总量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应用技术成果3207项,占登记成果总数94.13%;基础理论成果149项,占4.37%;软科学成果51项,1.50%。2016年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大专院校完成的成果1507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44.23%;企业完成的成果1047项,占30.73%;独立科研机构完成的成果560项,占16.44%;医疗机构完成192项,占5.64%;其他类型单位101项,占2.96%。大专院校和企业完成的成果主要来源于自选项目、地方计划和国家科技计划,独立科研机构完成的成果主要来源于自选项目和部门计划,医疗机构完成成果的主要来源是自选项目和地方计划。2016年登记的科技成果研发经费投入共310.11亿元。其中,自有资金投入276.95亿元,占总经费的89.31%;政府资金投入22.02亿元,占7.10%;基金投入0.25亿元,占0.08%;银行贷款1.27亿元,占0.41%;其他资金9.61亿元,占3.10%。2016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实现经济效益1599.21亿元。登记的科技成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原始性创新成果占主体,成果成熟度均衡分布。应用技术成果中,原始性创新成果2399项,占登记应用技术成果的74.88%;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成果491项,占15.32%;国内技术二次开发成果314项,占9.80%。应用技术成果中,处于成熟应用阶段的成果有754项,占登记应用技术成果的23.51%;处于中期阶段有831项,占25.91%;处于初期阶段有1622项,占50.58%。应用技术成果中,98.19%的项目被应用。其中,产业化应用的成果达2228项,占登记应用技术成果的69.47%;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766项,占23.89%;试用项目154项,占4.80%。二是成果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领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明显,较2015年增长31%。应用技术成果中,应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有618项,占登记应用技术成果的19.28%;制造业559项,占17.4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56项,占14.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67项,占11.45%;农、林、牧、渔业357项,占11.14%;卫生和社会工作317项,占9.89%;建筑业的成果有130项,占4.06%;采矿业112项,占3.49%;其他诸如交通运输、娱乐、餐饮等12个行业亦涉及有相关科技成果。三是取得了一批高新技术成果,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及优势产业成果储备愈加丰富。应用技术成果涉及11大高新技术领域,其中电子信息140项,占高新技术领域成果的19.23%;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122项,占16.76%;现代农业112项,占15.38%;先进制造106项,占14.56%;新能源与节能77项,占10.58%;新材料64项,占8.79%;环境保护42项,占5.77%;现代交通28项,占3.85%;地球、空间与海洋19项,占2.61%;航空航天17项,占2.34%;核应用技术1项,占0.14%。
2016年,我省共有3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占全国科技奖励授奖总数的11.5%。其中,由我省科研单位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18项,参与完成的14项,主持完成的获奖(通用)项目数量居全国第4位。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获国家“三大奖”项目数量均居全国前列。我省科研单位主持完成的16项通用项目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6项,全国排名第2位,为我省历年最好成绩;获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全国排名第3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全国排名第6位。二是我省科研单位首次摘取创新团队奖和国际合作奖。第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消化系肿瘤研究创新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中科院地环所推荐的美国古气候专家约翰.库兹巴赫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三是我省高校在原始创新和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省主持的18个获奖项目中,有15项由省内高校牵头独立或产学研合作完成。西安交通大学4项,西北工业大学3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项,第四军医大学2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项,西北大学1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项,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1项,西北核技术研究所1项,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项。
2016年,我省共有255项优秀科技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解决了一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难题。其中,一等奖39项,二等奖107项,三等奖109项。获奖项目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认真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获奖项目涵盖了科学技术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全链条以及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的优秀科技成果,充分体现了我省的综合科技优势。获奖项目中,基础研究类36项,占14.1%;技术发明类14项,占5.5%;技术开发类116项,占45.5%;社会公益类57项,占22.4%;技术推广类32项,占12.5%。按行业领域划分,现代农业40项,医疗卫生60项,国土资源27项,化工环保7项,动力电气26项,电子信息20项,工程建设15项,装备制造14项,新材料7项,轻工业8项,基础科学21项,软科学10项。获奖项目特别是一等奖项目,取得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创新成果,解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重大难题,代表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方向,为我省实施追赶超越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融合广泛深入,有力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获奖项目中,有171项成果由各类企业自主研发或与高校、企业、科研单位等联合研发完成,占获奖项目的67.1%。一等奖获奖项目中,有18项为企业独立完成或产学研合作完成,占一等奖获奖项目的46.2%;二等奖获奖项目中,有69项为企业独立完成或产学研合作完成,占二等奖获奖项目的64.5%;三等奖获奖项目中,有84项为企业独立完成或产学研合作完成,占三等奖获奖项目的77.1%。三是贯彻知识产权战略,增强科技竞争能力。获奖项目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了一批原创性高水平论文,并被同行专家广泛引用。255个获奖项目共发表文章7288篇,出版专著169部,SCI收录3170篇(部),他引总次数37331次;共取得授权专利1345件(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8件,国内发明专利781件);登记软件著作权334件;制定标准177项,制定规范42项。这些在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是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源,有利于巩固和增强我省的科技竞争能力。四是培养造就出一批学术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本年度255个获奖项目共有2009名主要完成人,平均年龄42.3岁,255名项目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47.7岁,全部完成人中50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78.2%。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我省的科技奖励制度对于激励广大科技人员投身创新型省份建设和实现追赶超越、走在前列目标,发挥了积极的鼓励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