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中科协八大代表:为国家创新建言 为科技人员鼓呼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6日10时36分  
 
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即,5月12日,中国科协开始向全国的九大代表征集建议案,而提交建议案是代表们履职的重要方式。从2011年中国科协八大召开算起,五年间,中国科协创新服务机制,为代表们履职提供全方位服务。1300名八大代表尽心尽责,提出各种建议案741份。

  任期制写入章程,更好发挥代表作用

  栾恩杰、饶子和、杜祥琬……1300名中国科协八大代表中不乏这样的科技界大腕,还有更多来自各行业基层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是全国8100万科技工作者中的精英代表。其中既有自然科学领域的代表,又有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前沿技术领域的代表;既有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代表,又有从事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和科技管理工作的代表。

  在代表大会召开的几天时间里,代表们会通过建议讨论等形式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但五年间的闭会期,如何更好地让这些最宝贵的智力资源发挥作用?中国科协2006年七大时开始试行“代表任期制”,2011年中国科协八大时正式把“代表任期制”写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出台《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办法》,将“代表任期制”制度化,明确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为代表参与科协工作,积极履职提供了渠道和保障。

  尽责尽心,在履职中为国家创新发展服务

  2012年,中国科协八大代表、中科院新疆分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杨德刚带领课题组,多次深入南北疆各厂矿、企业、社区、服务业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和研究,发放个人调查问卷近千份、企业问卷40余份,掌握了比较详实的一手资料,形成了《关于新疆提高就业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建议》《南疆三地州林果业发展对新疆粮食安全影响的报告》等调研成果。

  像杨德刚一样,五年间大量的中国科协八大代表尽职履责,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国家创新发展、科技事业繁荣献计献策。“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科学决策做出重要的智力支撑。”中国科协八大代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石来德说。

  五年间,中国科协八大代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重大科技议题、科技工作者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出各类建议案。据不完全统计,八大代表提出建议案741份,同比七大增长25.6%,25个省级科协代表提交各类建议案1700余件。

  五年间,八大代表的调研课题成果通过《科技界情况》《科技工作者建议》《调研动态》《科协研究》等渠道上报或发布,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并推动了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

  贴心服务,让代表们真正把科协当成家

  2015年6月,15位来自西部省区的中国科协八大代表到上海、苏州就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农村科普工作展开调研。

  五年间,中国科协改革创新,为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提供制度保障和精准服务:建立代表调研课题专项资助制度,组织资助调研课题122个;坚持代表们在任期内提出建议案不受时间、人数限制,可随时提交;坚持逐一答复建议。自2012年起,由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同志带队开展走访看望代表,至今,已走访看望了24个省的中国科协八大代表。

  辽宁省科协建立了中国科协八大代表联系点制度,结合代表的专业领域,为代表安排联系一个学会、或一个县区科协、或一个农技协。发挥代表专业特长为基层服务的同时,让代表们深入了解基层科技工作者情况。

  正如中国科协副主席邓中翰所说:“科协是科技工作者之家,我们希望通过科协的系列活动,把国家创新驱动的总体方针,传播开去。将创新的氛围和追求创新的精神,带给年轻人。”

  为了让代表们真正把科协当作家,感受到家的温暖,中国科协还很注意一些细节工作。每到重大节假日、代表生日,代表们都会收到来自中国科协的祝福短信。为促进代表对科技、科协工作的了解,中国科协向全体代表赠阅《科技日报》《科协研究》等报刊杂志。

  邓中翰说,代表们是中国科协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枢纽”和“节点”。中国科协充分认识到这些代表的力量,以代表的“点”带动8100万科技工作者的“面”,才能真正成为党和国家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信息采集:曹佩佩
责任编辑:孔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