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聚众智 谋良策 解难题——第二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安康)赛况回眸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2日15时01分  
 
   作为全国所有赛区中唯一一个以解决区域性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为主题的赛区,安康的每一步都走地相当谨慎。

  去年,第一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安康)上,“富硒产业”是竞赛的唯一内容。今年,技术需求征集范围扩展到“富硒食品、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面对更大规模的赛事,市政府第一时间出台了《第二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安康)工作方案》,组建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璟为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尹清辽为副组长的大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赛事组织、论坛筹备、宣传报道、会务接待5个工作组,责任落实到人,任务具体到每个环节。

  大赛分为参赛注册、需求征集、需求发布、解决方案征集、竞争对接、奖励及后续支持6个环节。6月6日,市科技局印发《关于开展第二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安康)技术需求征集工作的通知》,明确征集内容,提供线上和线下两种征集渠道。8月9日至11日,市科技局组织3支专家队伍赶赴汉阴、旬阳、白河等6个县区宣讲,挖掘和征集部分重点企业的技术需求。

  9月6日,在第二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安康)技术需求诊断分析会上,我市11名专家对90家企业提出的111项技术需求进行诊断和甄选,最终选定68项技术需求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其中涉及富硒食品的46项,装备制造的8项,生物医药的7项,新型材料的5项,电子信息技术的2项。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方案对接的精准度和成功率,市科技局在这期间委托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对发布的技术需求进行检索,筛选出443个潜在应标单位,同时以邀请函、电话、邮件等方式定向邀标。最终,157个团队报名参赛,68项技术需求中有57个成功应标。

  10月21日,现场赛在秦巴众创空间和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两个赛场同时展开。来自全国的20个参赛团队围绕“中药配方颗粒研发”“高盐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环卫专用车产品及智能管理系统研发”“富硒核桃饮品及系列产品开发”“魔芋食品加工关键技术”“富硒鱼养殖关键技术”等6个技术需求开展现场比拼。经过方案陈述、现场答辩、专家打分和企业磋商等环节,陕西中医药大学、安康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6个团队的解决方案与企业的技术需求最为匹配,斩获优胜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陕西科技大学(朱云庆团队)等6个团队获得优秀奖。与此同时,场外赛区的面对面对接洽谈也在火热进行,46项技术需求在台下找到了最佳解决方案,现场签订意向合作协议62份,协议金额4020万元。

  让技术需求与科技资源高效对接

  今年4月19日,对旬阳县太极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群军来说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当日,由该企业和西南大学联合共建的安康市拐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挂牌,同时公司还与西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签订了“富硒拐枣果汁活性成分及降糖机理研究”技术合作协议。

  “真是解了燃眉之急,为我们企业乃至整个旬阳拐枣产业的发展打开了局面。”吴群军感慨。旬阳是全国拐枣大县,现有拐枣10.1万亩,鲜果年产量4.2万吨,占全国拐枣总量的80%以上。作为全县唯一一家拐枣生产企业,太极缘公司拥有年产2200吨拐枣浓缩果汁的生产线和年产1100万瓶的果汁罐装生产线。虽然坐拥丰富的资源优势,但很多技术问题无法解决,全县拐枣产业仍未有效开发。“果汁里有降糖作用的化学成分目前知道的仅有多糖和硒元素,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降糖活性成分?含量控制在多少合适?如何控制?我们的果汁对糖尿病患者具有保健作用,但最佳饮用方法并不清楚,不利于市场推广。”

  去年,带着一系列问题,吴群军在首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上发布了技术需求,经过面对面协商洽谈,最终与西南大学团队达成合作,由该校食品学院副院长阚建全领衔开展“富硒拐枣果汁活性成分及降糖机理研究”。以此为契机,2016年底,安康市拐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虽为院企共建,但该中心不单为该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还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对旬阳乃至全市的科技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帮助。现在,困扰吴群军的问题正在一步步化解,富硒拐枣活性成分完成筛查,单双糖分离转化技术也实现突破。

  在今年的挑战赛上,大部分企业的技术需求都得到满足,不少企业还与多个技术团队达成合作。“IMS低功耗通用芯片”“夏秋茶资源综合利用与古茶文化研究”“绞股蓝保健食品及生产加工技术”等需求就分别与两个团队签订了合作协议。

  这种企业发布技术需求、向社会征集解决方案的“科研悬赏+研发众包”模式,一方面有助于梳理出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为科技资源匮乏地区的科技创新找到新路径,另一方面也高效利用了科研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田呈瑞是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系主任,他带领的团队长期从事食品加工、储藏保鲜、食品安全等技术研究,储备了大量技术人才和技术成果。在本次大赛上,他们与安康市新城稠酒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解决了五里稠酒保质期短和酒体品质不稳定等问题。

  叫响科技创新的安康品牌

  本次大赛上,获得优胜奖和优秀奖的挑战团队分别获得10万元和1万元的奖金。除了直接兑现的资金鼓励,主办单位还将对现场赛后签订合作协议的方案实行以赛代评,优先纳入省、市科研计划,并给予立项支持或后补助支持。形成知识产权的方案还可享受我市的有关奖补政策,并优先获得安康循环经济产业科技投资基金的支持。

  一系列奖补政策显示出我市积极拥抱科技创新的决心和姿态。为将大赛成果落到实处,主办单位还聚集和整合有关资源,为技术需求企业和方案提供者做好信息咨询、知识产权、技术交易和投融资等服务。

  去年,首届创新挑战赛结束后,市科技局一边组织各县区科技部门和技术需求企业赴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农大等高校与科研团队沟通对接,另一边邀请已签约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来县区开展科技服务。经过数次双向对接和沟通,去年发布的34项技术需求中,有18项签订了补充合作协议。17个创新团队多次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成为企业科研室的“常客”。频繁走动和洽谈,使创新团队找到了企业科技攻关的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研发,大幅提高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效率。

  随着各方力量的持续注入,一批关键技术研发已经取得重要突破。比如由北京疾控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刘丽萍带队承担的“天然富硒农产品有机硒检测方法研究”项目,现已完成样品基质筛选,并建立了大蒜有机硒形态分离体系。去年获得优胜奖的“茶树聚硒规律及天然富硒茶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项目,在市农科所王朝阳团队的推动下,现已在双龙镇汉水韵公司的品种园开展了不同茶树品种聚硒能力研究、不同采摘标准茶叶鲜叶硒含量变化规律研究、天然高硒区土壤与茶叶硒含量对应关系研究及有机硒肥施用效果研究。

  相比去年,今年的比赛范围更广,参赛队伍更加庞大。157个挑战团队中,114个来自省外,众多智慧向安康汇聚的同时,也向外界传递了安康声音,扩大了安康对外的影响力。大赛得到中省各类媒体的关注,科技部的大赛官网和微信公众号连发4篇文章对安康赛区的盛况展开报道。省内外10余家媒体刊发报道30余篇,从不同角度对大赛进行宣传。各类网媒和自媒体也相继转载,为科技创新助力追赶超越营造了浓厚氛围。

  10月21日,第二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安康)落幕。这场由科技部指导,科技部火炬中心、省科技厅和市政府主办的国家级大赛,吸引了全国157支队伍前来应战。对外发布的68项技术需求中,有57项找到了最佳解决方案。

  一年前,安康举办首届中国创新挑战赛,26家企业提出的34项技术需求与数十家高校与科研院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实现了精准对接。短短一年,大赛无论从规模、参赛人数,还是协议达成量上来看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个冠以“中国”的大赛,如何在安康落地,何以引来如此多的企业和科技人才汇聚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