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技术+资本 资本市场拥抱陕西“民进军”企业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5日16时28分  
 
2018年12月10日《陕西日报》第6版



    本报记者 沈谦 
  11月13日,西安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民进军”企业西安势加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势加动力)就股权投资项目合作签约。势加动力是一家专注于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叶轮等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民营企业;西安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西安航空基地股权投资平台,十分看好势加动力公司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能力和市场前景,此次注资560万元旨在加速势加动力公司转型升级,助力该企业成为我国航空发动机功能部件的主力供应商。 
  这是当前我省“民进军”企业吸引资本投入的典型一例。随着我省军民融合日益深入,全省“民进军”企业数量快速增多,目前已有500多家。随着“民进军”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日益凸显,引来各路资本纷纷注资入股,一场技术与资本“共舞”的精彩大戏正在上演。 
   资本“大鳄”入股我省8家“民进军”企业 
  2015年至2018年,丰年永泰(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年资本)先后入股我省8家“民进军”企业,投资金额共计达4亿多元。 
  丰年资本副总裁秦笙告诉记者,丰年资本是一家专注于股权投资及资产管理的专业机构,目前管理基金规模接近30亿元。该公司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登记,截至目前,已投资了国内数十家优秀军工企业。通过投资,丰年资本不断整合军工及高端制造领域的资源,努力打造一条产业链,使被投企业以及合作伙伴之间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丰年资本投资入股的8家陕西企业都是“身怀绝技”,凭借一流的技术在各自的行业领域有着很强的竞争力。丰年资本投资入股这8家企业,正是看中了这些企业的技术实力。秦笙表示,西安西测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测电子)是一流的军工第三方检测机构,也是丰年资本的重点项目,投资了8000万元。陕西天翌天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翌天线)在碳纤维卫星通信天线、新材料与电子信息等领域技术实力深厚,业内口碑很好。西安思丹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丹德)的产品目前已应用于海、陆、空和火箭军。通过参股、控股“民进军”企业,使丰年资本自身的资本也得以快速增长。 
   让技术与资本相互“滋养” 
  丰年资本投资参股了我省8家“民进军”企业,又为这些企业带来了什么? 
  天翌天线在国内复合材料卫星通信天线领域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复合材料卫星通信天线行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董事长韩红波告诉记者,丰年资本2015年入股天翌天线,投入资金3000万元。双方展开合作后,天翌天线深感不仅在资金上得到了扶持,更关键是丰年资本凭借大量的市场信息资源和对市场的精准预判,帮助天翌天线公司开拓市场,2014年天翌天线公司产值为3000多万元,2015年产值达到了4000万元,2016年和2017年产值都突破了1亿元。 
  民营企业西测电子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主要从事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的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电磁环境检测及软件测评等。目前该企业拥有400多家客户,其中90%以上为军工单位。西测电子总经理助理范荣告诉记者,企业近几年发展势头很好,2017年10月,该企业与丰年资本签署了投资协议,丰年资本先后出资8000万元参股西测电子,通过入股,一方面为企业带来了资金,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引入了新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思路,拓宽了企业未来发展空间。 
  思丹德副总经理李庆说:“在丰年资本进入之前,有好几家投资公司找过思丹德,希望投资参股。之所以引入丰年资本投资,正是看好丰年资本雄厚的市场资源。丰年资本在全国投资参股数十家企业,构建了一条产业链。思丹德选择与丰年资本合作,等于加入了这条产业链,加入了一个‘大家庭’,这对于企业未来的市场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省国生军民融合企业商会秘书长谢干跃表示,目前我省进军军工领域的民营企业多数都还在起步阶段,企业资本实力相对较弱,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借助资本“大鳄”的资金实力和市场判断力,可以增强企业自身综合实力,实现快速发展。 
   金融创新助企业增强发展新动力 
  要想让“民进军”企业的技术与资本“舞”出精彩,离不开金融创新。 
  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角防务)是一家“民进军”企业,早在2006年,该企业依托清华大学的领先技术,计划在西安航空基地筹建4万吨大型模锻液压机生产线项目,主要从事我国自主研发飞机大型结构及航空发动机零件的生产研制工作。但是该项目建设需要投资数亿元,这么大的资金从哪里来? 
  为了帮助三角防务筹集资金,西安航空基地大胆创新,针对项目建设初期仅有6000万元启动经费的现状,西安航空基地以入股的方式,对该项目进行资金注入,并成为该项目第一大股东。西安航空基地的做法让民间投资人对三角防务的新项目充满了信心,纷纷投资入股三角防务。三角防务先后吸纳各路社会资金超过8亿元,迅速破解了新项目建设资金“瓶颈”。2009年三角防务项目正式启动建设,2012年9月该项目正式投产,填补了国内大型模锻液压机装备的空白,构建了世界上单缸压力最大、投资最省、体积最小的模锻液压机,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法国和美国之后第4个拥有4万吨级锻压机的国家,解决了我国飞机框梁、发动机盘件、起落架等大中型航空结构件的“软骨病”问题。 
  目前,三角防务通过股权多元化运作,先后吸纳了数十家股东,总资产超过13亿元,其中民营资本占比达60%以上。如今,三角防务服务于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船重工等多个大型集团,为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输机、C919飞机、水陆两用大型飞机等10多款重点型号产品提供了大型承力锻件。 
  有业内专家指出,一方面,随着我省“民进军”企业对外来投资吸纳能力的增强,“民进军”的步伐将不断加快;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将混合所有制引入军工领域,从而为军民融合提供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量质齐升 陕西“军转民”“民参军”步伐加快

   本报记者 汪曼莉 
  3月15日,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制造车间里,一张长6米、宽1.6米的板子上,被打上900多个孔,孔与孔之间的距离误差仅为0.01毫米。这是6微米锂电铜箔生产设备的一个关键部件。 
  通过将火箭发动机上的流体、温度控制等高精尖技术应用于高端制造领域,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6微米锂电铜箔生产设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国内首家铜箔一体机出口海外的生产供应商。 
  随着军民融合步伐的加快,我省多个军工技术在民用领域大显身手。 
   “军转民”硕果累累 
  航天六院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阀门设计制造技术,为石化、电力等行业开发了高品质阀门以及高低温、高压等特种阀门,尤其是安全阀,是全国唯一的经美国ASME认证产品;中国航发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对军用燃气轮机进行工业化改型,目前工业型燃气轮机制造能力居行业之首。“我省‘军转民’企业已达到300多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有80多家,转化技术成果2000多项,军工民品已从最初的一般消费品、低层次工业品,向与军工技术同源或工艺相近的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品转变,形成了民用航空、民用航天、装备制造等军工特色主导产业,人工影响天气系统、智能印刷包装机械、高端节能成套设备等产品占领国内主要市场。”省军民融合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除了军用技术转民品,我省企业的研发技术和产品还呈现军民共用的现象,实现军民产品有效融合发展。 
  “针对大量退役军用航空发动机直接报废处理、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我们在国内率先开展将退役航空发动机改型为地面燃气轮机(以下简称退役航改燃)的设计与研发工作。”西安空天能源动力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胡金海介绍,退役航改燃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适用于军民两用的多个领域,可作为重要单位的应急备用电源,也可作为我国海岛边防部队后勤装备升级换代动力源,还能作为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冷/热/电联供动力设备,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调峰发电动力设备,以及退役发动机零部件再制造及存储。 
  航天六院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设计制造试验技术,为城市消防研制开发了车载消防泵以及飞机、坦克加油泵等特种泵系列产品,服务于民用行业。同时这些产品和技术,又可为军品配套服务。 
  省统计局一项调研显示,目前,我省军工民用的产品结构、规模、品牌不断升级,对相关产业的辐射作用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军工高新技术借力资本化运作进入市场,有效带动了地方产业发展。 
   “民参军”量质齐升 
  近年来,我省“民参军”企业发展迅猛。数据显示,目前我省已取得保密资质的民口配套企业达589家(其中民营企业452家),产品服务于各军兵种,配套单位涉及各大军工集团成员单位,配套层级从零部件、元器件和材料逐步向系统和整机提升,配套产值居全国第2位,12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和新三板挂牌。 
  众多“民参军”品牌企业的崛起,成为陕西军民融合的“闪亮名片”。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一批进入军品整机系统科研生产领域、国内最早一批实现军品整机系统装备批量出口外销、我国第一个在创业板上市的民营军工企业;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依托4万吨大型模锻液压机这一国家重大基础装备,已成为我国军民用航空、航天、航海超大锻件的主要供应商;西安博赛旋压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亚洲最大、国内唯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6米直径立式数控旋压机…… 
  我省积极支持壮大“民参军”企业。西安高新区通过编制发布民用高新技术推介目录等方式,广泛拓展并深入挖掘军地双方供需信息;通过创立“漩涡”孵化中心,以具备“四证”的优势企业为吸纳平台,借助项目合作、合资等方式为其他民营企业提供快捷“参军”通道。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局局长王栋表示:“目前,区内的民营企业已经从基础配套加工向武器装备的系统、分系统的水平提升,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与国防建设,除了在军工传统行业外,更注重在先进技术、前沿技术方面积极参与。”“航空基地‘民参军’企业以‘自主研发、配套生产、转包合作’等方式涉足航空产业,30余家企业已成为航空工业系统的供应商,部分民企成为航空关键部件供应商。”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军民融合局副局长王峰说。 
  军民融合向更高水平迈进 
  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近年来,陕西加快军民融合创新建设,搭建“军工+”平台,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着力培育航空航天、军工电子、兵器工业等产业集群,“军转民”“民参军”双向融合,推动相关行业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出,有力推动了我省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2012年起,省政府设立‘军转民’专项资金1亿元,重点支持‘军转民’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重大军民两用技术开发项目、民口单位承担的军民配套科研项目和军贸出口生产任务项目等,累计支持项目300多个,带动投资250亿元以上。”省军民融合办相关工作人员说,我省还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军民融合建设,设立西安渭北航空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10亿元;设立陕西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100亿元;设立陕西航空航天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基金规模5亿元;筹建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发展基金,规模初定为10亿元。同时,我省安排6000万元支持设立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平台,3000万元设立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奖励;采取贴息、技改投资、财政拨付等方式,对中航工业一飞院大飞机项目、国家民用飞机基地和西安兵器产业基地建设等给予支持。 
  日前,《2019年陕西省省级军转民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印发。我省将重点支持民用航空产业、民用航天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和特种化工产业,积极支持军转民高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军民融合产业化项目、军民融合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项目等。陕西军民融合正在向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