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茶里村致富的“科学配方”

  作者: 来源:安康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6日15时17分  
 

记者 田丕

2018年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一万元以上;贫困户住进明亮的房子;通村道路方便村民出入……石泉县中池镇茶里村迎来了巨大变化,安康市科技局和石泉县科协的帮扶,让这个偏远山村一年一个样。

 走进贫困户沈定刚家里,扶贫干部看到墙角边堆着一篮子的鸡蛋。

“老沈,家里怎么还剩这么多鸡蛋?”

“自己吃不完这些,就搁到那里咯,都是自己养的鸡下的土鸡蛋。”

说着,沈定刚随手拿起一个煮熟的鸡蛋磕开,一点点蛋壳被剥完后,黄灿灿的蛋黄伴着清香。

市科技局驻村第一书记李增安用手机拍下鸡蛋,然后把图片上传到网上,“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看到,有需要的就会来对接。”最后这一篮鸡蛋被帮扶干部买走。

在市科技局,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工作人员,他们的手机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要注册一个网站——中国社会扶贫网,如果贫困户有什么需求都可以在这个网站寻找帮助。

“一般来说,是贫困户自己发布需求,然后帮扶干部或者爱心人士来对接,但是很多贫困户都不会进行这些操作,现在就变成了由我们来操作。”李增安告诉记者。

茶里村有6个村民小组,137430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5121人(其中低保贫困户68人,五保贫困户68人),2016年已脱贫515人,2017年已脱贫1340人,2018年脱贫723人。今年计划脱贫1435人,五保户68人实行兜底保障,实现整村脱贫。

沈定刚说的土鸡,是茶里村的一项主导产业。

市科技局在脱贫攻坚中,把“精”和“准”两个字作为贫困户精准脱贫的核心,针对茶里林木茂盛、坡地较多的特点,成立养鸡专业合作社和关王沟种养合作社,覆盖面涵盖了所有贫困户,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挥合作社在产业扶贫中的带动作用,全村新发展养鸡3000只。

“其实呀,土鸡、鸡蛋啥的都不是大头,真正让贫困户得益的是一项‘甜蜜’的事业。”已经联村四年多的市科技局产业发展与高新技术科负责人孟辉口中的这个“甜蜜”,就是养蜂。

曾经的茶里村被誉为“石泉县第一养蜂村”,这里地处秦岭深处,温润的气候和满坡的鲜花是生产正宗山花蜜的绝佳环境。蜜蜂养殖是这里的特色,如何把这项特色产业做强做大,成为市科技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市科技局局长刘昌兰在茶里村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时说,养蜂产业是茶里村近几年来发展的特色产业,现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下一步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打造品牌,提升产品效益。

依托村合作社组建了养蜂示范基地,投入5万元帮助购买了51箱种蜂,同时还投入3万元委托宁陕县梨子园养蜂专业合作社进行种蜂提供、养蜂技术培训及定期管护。这一项,就直接带动20户贫困户养蜂100箱,带动全村养蜂达500余箱。目前蜜蜂养殖已经成为茶里村响当当的特色产业,也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50多岁的沈定刚,从2017年开始接触养蜂,成为了村里第一批养殖蜜蜂的贫困户,在养殖过程中,他遭遇过坎坷,也收获了“甜蜜”,今年他养了30多箱蜜蜂,仅此一项,收入就达到了1万多元,他也被多次评为脱贫自强标兵。

和沈定刚情形相似的还有村民口中的“老沈书记”——沈景义,66岁的他从村支书退下来后,和老伴两个人养了80多箱蜜蜂,光养蜂一项,收入就达到了2万多元,闲不住的他,还在林下养鸡100多只。

一箱箱蜜蜂散落在他们的房前屋后,采完花蜜回来的蜜蜂飞得到处都是,沈景义慢慢地从蜂箱里取出一块成熟了的蜜板,小心地将上面的蜜蜂抖落……一个个蜂箱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变成了增收致富的好门道。 这也正是市科技局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掌握一项实用技术、至少发展两项增收产业,通过产业发展使所有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不断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的目标。

传统产业要与特色产业同步发展,这是市科技局详细调研茶里村后得出的结论。刘昌兰局长说,发展重点产业的同时,要持续做好蚕桑、种植养殖等传统产业,确保产业长短结合,持续增加群众收入。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市科技局利用自身优势,针对茶里有种植黄精的传统,牵线搭桥,实现了与安康普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合作。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茶里村建立100亩黄精种植示范基地,有效促进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同时,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派遣石泉县农林科技局定期定人到村指导群众开展桑园管护、蚕桑病虫害防治、家畜疾病预防等工作。邀请了市农科所所长张百忍到村指导培训油葵种植技术。还邀请了金海学校到村进行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共培训80多人次。

2018年,全村共养蚕270余张,种植天麻100亩、油葵100亩、拐枣300亩,全村贫困人口在201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090.7元。

 市科技局还根据茶里村2018年度产业发展奖补政策标准,对产业发展大户及“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户(包括20162017年已脱贫户)予以现金补助,除贫困户发展产业按政策拿到的奖补以外,全年为非贫困户兑现产业奖补资金5万余元,这让村民们对产业发展有了更大信心。

 走进茶里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蜿蜒到家门口,在村里看不见一片白色垃圾,空气清新、河流干净、生态秀美已成为茶里村的常态。

 自开展脱贫攻坚起,“住”就成了市科技局排在日程前面的重点。其中“交钥匙”工程是解决易地搬迁贫困户既有安全住房又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2016年,市科技局在该村率先启动了“交钥匙”工程,对16户(其中贫困户13户)无房、危房户进行集中搬迁安置。如今16户住房困难户全部搬入宽敞明亮、配套齐全的新居。

有了房,住得下来是第一步,住得长远是第二步。市科技局根据入住贫困户的家庭实际情况,在安置点周边统一规划产业发展项目,筹措5万元帮扶配套建成了标准化蚕室300平方米,完成桑园补植20亩,栽植黄花菜16亩、秋葵17亩,购买围网圈围20亩林地用于林下养鸡。这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了所有入住安置点的贫困户能就近发展产业、有增收致富项目。

茶里村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市科技局和石泉县科协的全力帮扶,仅2018年,市科技局局长刘昌兰12次到村指导调研工作,局里16次研究脱贫攻坚,其中8次专题研究,直接投入资金13余万元,协调引进各类帮扶资金价值达130多万元。扎实的作风带来了茶里的改变。

 2018年,建设安全饮水工程一处,解决了三组群众饮水问题,更换了五组群众的饮用水管网,完成全村电网扩容改造升级,实施农户农网改造,提升用电感受。完成村道入口到“交钥匙”工程安置点的亮化,及5.3公里村道安保工程。

科技星火,可以燎原,已经燎原。茶里村一点一点的变化,让贫困户坚定了信心,市科技局和石泉县科协用满腔真情和辛勤汗水,帮助村民打开致富之门,孕育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信息采集:张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