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曦 来源:安康日报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1日15时05分 |
3月10日,奋战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的中部战区总医院副院长李春斌收到了来自家乡安康的问候和嘱咐。市领导来到李春斌家中,与李春斌的母亲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家里的生活情况,对他们全家人无私奉献表示感谢。在与李春斌视频通话时,叮嘱他放心工作,保护身体,早日凯旋,政府会照顾好家里的一切。
军爱民、民拥军,每逢关键时刻,这种军民鱼水深情就愈加显得珍贵。安康是一块红色热土,无论是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安康儿女拼死疆场,前赴后继。1983年、2010年安康发生特大洪灾,驻安部队官兵舍生忘死,可歌可泣。血与火锻造出永不磨灭的“双拥”情结,几十年来,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双拥”精神在秦巴腹地历久弥新。
2010年、2015年,我市连续两届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2016年成功创建成全国双拥模范城。自命名以来,我市以巩固提高为重点,坚持抓难点、创特色、促提升,努力打造双拥创建工作升级版。四年来,双拥工作基础更加扎实,特色更加鲜明,重点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显著,如期完成了双拥模范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目标任务,“军民携手奋进,共铸幸福安康”的生动局面已经形成。
好政策真落实 优服务细落地
全省“最美退役军人”张南山,1984年退伍后安置到旬阳县民政局工作,先后担任优抚安置股股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拥军优抚股股长,在优抚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他见证了我市几轮双拥创建工作的辉煌历程。
平日里的张南山话语不多,但只要发现退役军人生活有困难,他总会想方设法给予帮助。他是棕溪镇三级伤残军人王世金家中的常客。有一年去慰问时,王世金高兴地说:“现在我看病都不用自己掏一分钱了,每年还有几万元的伤残金和护理费。我的生活不忧心了,唯一的心愿就是想住进县城。”张南山回单位后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争取资金10余万元,为王世金在县城购买了一套经济保障房。在搬入新居后,王世金热泪盈眶,激动地说:“我做梦也想不到,作为一个重度残疾人,这辈子还能来到城里安家落户!”
正如张南山所践行的,我市多年来始终把优抚政策的落实作为双拥创建的基础工程,全面落实国、省出台的对现役军人、军烈属和残疾军人等优抚独享减免、优惠政策;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机制;开展优抚对象“一站式”医疗即时结算服务,最大限度地为优抚对象减轻医疗负担;大力实施“扶优工程”,为优抚对象扶持建房、大病救助;并将生产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及时纳入城乡低保或实施临时救助,有效保障了全市2.1万名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近年来,争取省级关爱基金150万元慰问生活特困退役军人,成立了安康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首批筹集资金206万元,已实施救助30户特困退役军人家庭。
“在伍有为,退伍有位。”2016年以来,我市通过计划安置、自谋职业等途径,共安置退役士官600人,安置转业干部83人,解决安置遗留问题288人。把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纳入全市人才培养战略,实施了退役军人“双百人才培养工程”,有意愿培训的退役士兵100%接受了职业教育培训,1792名退役士兵参加高职学习。相继举办了18场次“真情相助,精准服务”为主题的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4288个、签订就业合同461份,确保让军人退役后有“位”有“为”。
军休干部是国家的“功臣”,我市及时按政策调整落实军队离退休干部各项生活待遇,拨付军休干部各类补贴1.3亿元。分期分批组织优抚对象开展短期疗养,提供营养配餐、身体检查、医疗康复、政策学习和参观旅游等全方位贴心服务,让军休干部晚年更幸福。
饮水思源,不忘先烈。结合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程,我市投入资金4300万元,建设烈士陵园13个,抢救保护纪念设施74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1325座。争取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3个,开展《烈士英名录》的编纂工作,烈士纪念设施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将好事办好 把实事做实
3月16日上午,在欢快的锣鼓声中,荣获三等功的优秀安康籍士官王世杰家属收到安康高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送来的喜报和慰问金。在和平年代,每一项军功的背后,都是战士们无数日夜的辛勤付出。“一人立功,全家光荣。一纸喜报,重若千钧。”近年来,我市开展“庆送喜报”160余次,开辟“喜看家乡新变化,建功立业在军营”专栏13个,悬挂光荣牌76422个,表彰模范军属92名,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全社会共享军人的荣光。
为了让军人在军营安心建功立业,我市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把“为驻军部队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作为支持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先后制定出台了《安康市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暂行规定》和《安康市事业单位定向公开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工作实施办法》,近年来为驻军部队解决随军家属就业问题10余名,安排子女入学15人,为解决驻安部队官兵“后路、后院、后代”问题出实招。
市政府每年预算不低于460万元、各县区预算不低于20万元的专项资金,保障驻军部队备战、训练和生活所需,投入7000万元建成了标准化的安康市民兵训练基地,投入1.2亿元建成安康武警支队新机关营房,汉阴县投入4000万元为32705部队修建战备路1条,市文广局、市文联等单位组织演员到各个部队慰问演出,开展书法进军营活动;汉阴民营企业直接把平价超市开到位置偏远的军营里。这一系列拥军行动生动地诠释了人民群众对军队的深情厚爱。
在新一轮创建周期内,扎实开展“强军优属办好九件实事”活动,为本地籍官兵建立了电子档案,市县(区)领导在每个时间节点带头对驻军和现役军人家属开展慰问活动累计500人次,解决涉军维权案件32起,帮扶特困军属157名,致慰问信3850封,让党和政府的温暖不断传递到军人、军属之中。
驻地是故乡 人民是父母
民爱军,军爱民。各驻安部队将驻地当作故乡,把人民当作父母,以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从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大局出发,积极开展拥政爱民活动。每逢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驻军部队坚决维护,在民族团结进步、军警民联防、大中学生军训、抢险救灾、脱贫攻坚等领域坚持开展拥政爱民,广大官兵与安康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安康脱贫攻坚战场,活跃着子弟兵的身影。安康军分区、10县(区)人武部与全市11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投入脱贫经费184万元,协调和争取地方配套资金466.3万元,帮扶产业发展服务社11个、社区工厂1个,助学6所,修建道路26公里,建便民桥2座,新(改)建农舍38户,住村蹲点525人次,帮扶脱贫463户1814人,帮扶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安康武警支队包抓帮扶汉滨区早阳镇褒河村脱贫攻坚工作,投入20万元建设村委会办公用房,投入40万元帮扶产业发展。
驻汉阴县某部队大力支持地方教育事业,出资125万元为双乳镇“八一爱民小学”新建1栋框架结构三层宿舍楼,建筑面积992.4平方米,解决了250名寄宿学生的住宿问题;捐资30万元为挂联的贫困村修建军民路。安康军代处承担襄渝、阳安、西康千余公里铁路线的军事运输保障任务,几十年来,始终立足铁路、扎根安康,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吉河通讯营与汉滨区中心敬老院结为军民共建单位,多次组织军医在驻地义务巡诊,为驻地群众防病治病,各地驻军还经常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受到驻地政府、群众的一致好评。
双拥共建是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的有效抓手,我市在中心城区确定了8个双拥共建示范点,明确各示范点的名称、示范内容、具体要求和军地双方责任,形成一套完整的共建方案,以示范点的建设引领全市双拥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每年春节、“八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军民演讲会,联合安康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举办了以“若有战、召必回——祖国有我”为主题的安康首届双拥共建退役军人运动会。这些活动的开展,加深了安康军政军民情感,军民一家,植根大地,鱼水深情,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