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科技工作者风采】黄连苦,事业甜,一味中药守心间——记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王显安

  作者: 农社科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1日15时36分  
 

陕西最南端,巴山深处的镇坪县山高林密、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季节特征,这里绿色资源极其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中药材种类多,分布广,属全国四大药带之一,素有“巴山药乡”的美誉。在镇坪,农户一直都有种植黄连的传统习惯,人工种植黄连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全国黄连主产区之一,但由于受边远山区的影响,当地经济不够发达、科技能力不足,产业发展一直缓慢。近些年来,在市农技中心研究员王显安的技术指导下,围绕着这一味中药的产业链,潜心助推当地中药产业的升级提质,让镇坪县这一道地药材走出了深山,为当地贫困户找到了增收致富的“密码”。

2015年,王显安作为市科技局选派的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来到镇坪县,帮助安康市振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现代中药产业园区进行技术指导、基地建设、产业技术培训。初来乍到,他沉下身子,深入实际,立足本职,广泛调研,借助“公司+基地+科研+农户”的运营模式,将发展的重点放在“科技+互联网+农业标准化”建设上,陆续开展了中药材园区规划、基地建设、技术研发、产业扶贫、道地药材推广宣传等工作。



王显安在讲解黄连标准化种植技术


面对当地中药材发展的瓶颈问题,王显安在协助企业做好园区规划、项目争取、基地建设的同时,针对人工栽培中药材普遍存在的植株生长良莠不齐、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存贮过程中的药材虫蛀、泛油、变色、风化、气味散失、潮解溶化等问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突破解决关键技术,使中药材的品质得到极大的提高。他积极参与“镇坪中药材博物馆”建设,广泛征集药用植物种植资源,为做好镇坪黄连为主的秦巴药材推广传承提供了新的载体。在他指导下, “振兴现代中药产业园建设”“黄连新品种示范及采收加工仓储技术改进与提高”“秦巴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及产业化开发”等一大批省市重点项目陆续实施。由他主持选育出的“黄连1号、黄连2号”填补了黄连新品种选育空白;“黄连新品种选育研究”获安康市科学进步一等奖;研究制订黄连等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种植、管理、产地加工等系列标准及技术规范,集成创新黄连综合利用技术,制订黄连生产工艺技术标准等,取得了“镇坪黄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中药材种苗繁育技术、产地初加工技术、加工设备机械改进等一批专利技术陆续获得授权;研究制订的《黄连标准综合体》作为市级地方标准已发布实施。目前,“黄连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适生中药材基地建设及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推广”等重大项目得到陕西省科技厅立项,并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黄连系列产品绿色生产研发的空白;其参与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程为镇坪黄连原药材的优良品质提供了技术保障。

为了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他通过引进示范产地加工设备,对黄连机械化烘干设备进行改进,不仅提高了初加工工艺,而且提升了黄连饮片加工技术水平,劳动力从过去一组3-5人减少至只需1人,产量从过去每天200公斤提高到现在每天1200公斤以上,极大地降低了投入成本和农业劳动强度。

新技术的应用让整个产业发展发生了质的改变。王显安又将重点放在提供公益技术服务指导、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培养本土科技人才、促进更多群众脱贫增收上来。他深知,“输血式”扶贫只能解一时之需,只有“造血式”扶贫才是长久之计。王显安始终坚持“扶贫扶智”的科技扶贫理念,帮助贫困群众掌握黄连的种植和管护技能,通过开展集中和分散培训的方式,累计培训种植户1200余人次,发放自己编印的《技术手册》等资料5000余本。在他的努力下,华坪镇已建成大棚黄连优质种苗繁育基地500亩,林下黄连4000亩,林下订单黄连5050亩。黄连标准化种植已覆盖全镇4个村13个组,带动330户1254人增收,其中已有贫困户120户392人顺利脱贫。2019年,企业回收的第一批约20余吨400余万元的黄连产品已全部售出。

黄连苦,事业甜,一味中药守心间。为了使镇坪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他将倾情倾力,继续行走在科技扶贫的道路上,坚持奋斗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信息采集:张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