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旬阳高新区:搭乘“秦创原”快车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 来源:旬阳高新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31日17时57分  
 

全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在西咸新区正式授牌成立以来,旬阳高新区积极围绕双创平台建设、一流双创生态营造、科技创新创业、创新型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招才引智等方面,探索新举措、创新新路径,着力实施五大举措,加快融入全省“秦创原”,2022年3月7日,秦创原(安康)创新促进中心旬阳分中心获得正式批复。

一是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合作,平台牵总作用明显。强化企业在产学研用融合中的主体地位,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联盟、创新联合体。由旬阳县领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起组建的安康市新型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21年7月正式成立,目前旬阳高新区3家企业5名专家进入战略联盟会员序列。

二是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创新型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建立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培育力度。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持续释放新旧动能转换效应,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共同作用下,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延续快速增长态势。202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复审1家,拥有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企业个数达13家,同比增长30%;认定潜在瞪羚企业1家,占全安康市的33.3%,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1家,占全县的87.1%,认定、复审专精特新企业5家,占全县的80%;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4.45亿元,同比增长57.9%。

三是搭建供需中介平台,结对帮扶成效显著。强化人才在产学研用融合中的核心要素作用,推动实施“揭榜挂帅”等新型联合攻关模式,完善“揭榜挂帅”制度体系、促进人才第一创新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需求端,推动企业对科技领军人才及团队“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需求引导科研成果供给与转化无缝对接。在供给端,鼓励企业开展原始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科研成果供给的质和量。在主导产业领域、工业领域创新链上征集技术需求13批次30项,组织技术需求供需双方对接7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活动2次,单液流电池研发及产业化、茶叶中硒代氨基酸分离提取关键技术等7项技术需求成功建立校企合作,1项高校发明专利实现落地转化。

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提速。按照“四主体一联合”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探索建立支持原始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对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在职级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2021年转移转化科技成果8项,登记省级科技成果60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9955.43万元,实现新增产值4.73亿元。

自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来,旬阳高新区围绕旬阳高新科创中心和苏陕捷明乐科创园两大平台,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加紧重大活动谋划,争创一流双创生态环境。今年一季度,征集到秦创原技术需求5项,完成一种塑料管材生产用投料装置等2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4.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