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陕西好人秀 | “敬业奉献”张应龙 千里追沙 绿掩风沙成沃野

  作者: 陕西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6日17时05分  
 


张应龙,男,1963年4月生,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 2002年,张应龙放弃年薪20万元的外企高管工作,回乡投身造林治沙事业。在众多治沙模范当中,他的治沙面积最大,治沙办法更科学,治沙效果更突出,先后被授予“陕西省防沙治沙先进个人”是新时代当之无愧的治沙英雄。2021年1月,张应龙被评为“敬业奉献陕西好人”。



十八年间,张应龙为造林治沙个人投入资金500多万,治理荒沙40万亩,栽植树木2500万株,区域生态环境大为改观,自然植被恢复速度加快,地下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从科学研究到文化传播再到治沙惠民,张应龙用自己的行动,在新型治沙之路上走出了别样的精彩。张应龙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个,省、市、县级项目14个,3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鉴定,8项成果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发表论文10多篇;研发沙漠植物食品产品6个;完成《陕西省地方标准长柄扁桃标准综合体》《长柄扁桃食用油国家标准》。经过十年多的艰苦探索,在新型治沙之路上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2002年,张应龙辞去外企高薪工作,承包了毛乌素沙地秃尾河源头各丑沟流域42.8万亩荒沙,依靠自有财力物力,开始了艰难的治沙历程。十几年间,他为造林治沙投入个人资金500多万,治理荒沙40万亩,栽植树木2500万株,区域生态环境大为改观,自然植被恢复速度加快,地下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在治沙造林基地,建成苗圃300多亩、无性繁殖育苗温室大棚10座,目前正在筹建“毛乌素沙地生态研究示范园”,集植物园、科研实验区、长柄扁桃食用油加工示范于一体的惠农培训中心。

1.科学研究推动治沙事业健康发展

2004年,他发起成立了神木县生态保护建设协会,先后与中科院、西北大学等单位合作,围绕沙地综合治理、沙生植物开发利用等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取得20多项研究成果。其中8项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通过陕西省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并与他人合作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成功研发出长柄扁桃食用油、分子筛活性炭、沙蒿精油等产品,编制了《陕西省长柄扁桃质量技术地方标准综合体》,长柄扁桃食用油获国家卫计委新资源食品认证。

目前,他主持实施的项目有科技部重大专项——“科技惠民计划—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恢复惠民工程”、国家标准委——“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长柄扁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国家林业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长柄扁桃推广示范项目”及国际“德国贷款造林项目”、联合国环境署GEF项目,与其他单位合作承担“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基金榆林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推广项目”“陕西省毛乌素沙地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示范推广”等科研示范项目18个,市县科技、林业部门下达的林业科研与推广项目。神木生态协会造林基地已成为省、市生态与沙产业开发研究、示范、推广、惠民重要基地。

2.文化传播引导全民公益治沙

严于律己!自律自励!尽职尽责!始终坚持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努力做到‘安全、快捷、优质’服务。”张繁荣为自己制定了“律己”规则。在工作中,以“军事化”标准严格要求自我,不仅要掌握押运工作要领,熟练相关知识从以往的案例中吸取教训,从实际工作中摸索经验,从锻炼中提升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此外,张应龙积极组织开展文化公益交流活动。一是连续8年组织开展保护秃尾河公益植树活动,累计参加人数8000多人次,栽植15万株。二是开展生态文化交流活动,累计接待日、韩、德、香港公益组织、科研学者200多人次,接待国内公益组织、中省市林业部门、科研院所、领导与专家学者,调研、参观考察900多人次。先后成功举办“中日沙漠治理高层论坛”“中日沙漠经济植物研究论坛”“中日生态文化论坛”。三是热情接待大中学校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10年间,接待国内外大、中学学生30多次700多人,进行生态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四是开展生态文化主题活动,10年来,先后与中外多家媒体合作拍摄了《毛乌素沙漠寻宝记》“勇者无畏—穿越秦直道”等专题节目。与陕西省质监局举行了“重德尚礼、与善同行——穿越沙漠,共建绿洲”活动。2013年以张应龙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五月花开》,在中央电视台8套播出。

3.治沙惠农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张应龙认为,只有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本着这个理念,他主动为农服务:一是积极配合农科部门,在项目区大力推广“一池三改”。目前,项目区4村共建沼气池222座,70%的农户用上了沼气灶。二是用合同订单的方式引进玉米、西瓜制种等项目,引导村民种植无公害蔬菜和绿色瓜果。三是推广地膜玉米、地膜洋芋等先进技术,提倡使用农家肥。目前,四村地膜覆盖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其中洋芋亩产最高达到上万斤。四是扶持项目区村民育苗和采集树种,协会回收种子和苗木,育苗户每亩地增收5000多元。优先录用项目区剩余劳力,参与者人均年增收入3000多元。

十八年来,巨额的投资让他倾尽家资,家人和亲友多次劝他放弃治沙,但他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着自己所选择的治沙之路。“18年的治沙之路,18年无怨无悔的奉献,我乐在其中。其实不是我改变了沙漠,是大自然改变了我。”张应龙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我无怨无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防沙治沙到护沙用沙,以张应龙为代表的新一代榆林人在沙漠中艰难探索,将治沙与致富结合,书写着我国西北荒漠地区科技治沙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