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安康市加快“三园”联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作者: 来源:陕西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专报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8日18时11分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以来, 安康市坚持问题导向,抢抓机遇,统筹推进飞地孵化园、安康科创园、企业科技园“三园”联动建设,构建飞地孵化、安康转化、园区催化“三级”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了园区“联动开发”、产业“长藤结瓜”、企业“遍地开花”新格局。

一、建设飞地孵化园,破解“引进难”问题。为解决市域外高层次创新人才、高水平科技成果和科创企业引进难问题,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安康市加快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若干措施》《安康市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秦创原安康创新飞地孵化园建设方案》《安康市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实施方案》等政策举措,安排秦创原建设专项、科技型企业培育等专项资金 2500 万元。建成秦创原(安康)创新促进中心、秦创原(安康) 网络平台,想方设法集聚资源和吸引人才。依托陕西安康高新集团,联合 3 家国企及社会民营资本, 以联姻形式出资 1 亿元组建陕西新咸安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秦创原总窗口建设运营飞地孵化园,打造创新驱动引领安康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平台、窗口。目前,飞地孵化园在西咸新区核心板块金湾科创区三期购地 35 亩,概算总投资6亿元,已正式开工建设。为确保衔接融入快、服务不断档,市政府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签约合作,在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 总基地先期建设飞地孵化园过渡空间,形成对接总窗口的联络站、科研站和服务站,支持企业入驻开展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过渡空间引进鸿天科技等6家科技企业入驻,建设离岸创新或产业转移中心,先后开展各类服务活动20余次,对接企业技术研发需求289项,合作签约29项。

二、建强安康科创园,破解“落地难”问题。围绕富硒产业、钒材储能、锂电新能源等省、市重点产业链,突出成果转化服务、科创孵化服务、创新资源共享、设备平台共用四大功能,在安康国家高新区建设秦创原(安康)科创园。园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设置科创大楼、创新工坊、研发大楼、检测大楼、“归雁驿站”等板块及配套设施,加强与安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安康学院大学科技园协作,建立规模6亿元的安康循环产业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和安康乡村科技振兴发展基金,首期到位2.41亿元,已完成投资1.56亿元。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研发平台45个。线上建成秦创原(安康)科技资源统筹共享服务网络平台,录入科技资源信息4412 项;线下成立秦创原安康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建立“平台+联盟+市场”科技服务机制,累计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400余家。先后培养科技经纪人123名、创业导师40名,建设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32支,获批秦创原引用高层次人才项目3项。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1099名,引进高层次人才带技术成果领办创办企业,促成“体外诊断试剂盒”等一批成果转化项目落地。

三、建好企业科技园,解决“发展慢”问题。安康市积极探索破解环境和要素制约的最优途径,加速园区优化整合,打造县域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通过优化整合高新区、省级经开区、县域工业园区,配建标准化厂房,完善配套服务等措施,先后建立企业科技园等创新孵化载体44个,实现县区全覆盖,吸引4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孵。加快实施安康先进储能产业厅市联动重点项目,集中攻克储能产业原料加工、前驱体制备、电池核心材料及器件、终端设备制造等“卡脖子”技术难题,积极构建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各类企业融通创新格局。聚焦“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推动园区差异化发展,安康高新区年产20000吨锂电正极材料研发生产等项目加速推进,旬阳高新区建设苏陕捷明乐科技园,推进实施年产5000吨食药级功能分离材料基体项目;汉滨区五里工业园区企业完成用于食品添加的高含硒水等技术研发,恒口示范区企业围绕毛绒玩具文创产业链成功研发智慧语音交互毛绒玩具控制系统;镇坪县聚焦医药康养产业建设中药与康养产品技术成果孵化园。去年以来,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41.4% 、48.6%、68.5%。

下一步,安康市将围绕建好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持续推进“三园”联动建设,加快引进培育更多科创企业、落地转化更多科创项目。一是积极深化“飞地孵化、安康转化”模式,抓好飞地孵化园过渡空间和秦创原安康科创园企业入孵、成果招商、项目路演等工作。二是全面落实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实施科技型企业“落地、登高、升规、晋位、上市”五大工程,力争年底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14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450家。三是围绕省、市重点产业链,部署实施“揭榜挂帅”“科学家+工程师”等重点科技项目,建设先进储能等重大科研平台,集中攻克产业链关键技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