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计成科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31日15时07分 |
刘运华简介
刘运华,男,汉族,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员,省茶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省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陕西省茶人联谊会副会长,安康市茶叶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康市茶叶紫阳县(平利县)茶叶专家工作站秘书长。主要从事无性系茶树新品种选育、茶饮新产品研发工作,参与及承担多项省市项目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取得省、市级科技成果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一茶,一家,一份热爱与坚持
与茶结缘,服务三农
自1999年毕业至今,刘运华已从事农业科研工作23载,先后从事玉米育种、马铃薯组培、魔芋栽培、茶叶新品种选育及新产品开发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尽管参加的课题研究方向不同,但他却拿出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从田间试验到实验室组培研究,从科研示范到技术推广,他都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边学习边实践,多个省市项目的参与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慢慢成长为单位的中青年技术骨干,连续7年获得单位 “先进工作者” 和“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因为他从小就在茶区长大,对于种茶、采茶、制茶并不陌生,对茶叶有很深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因此,2017年刘运华任市农科所茶叶研究中心主任以后,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茶叶研究中来,不论是茶树资源调查、茶树栽培育种、茶叶新产品开发,还是评茶大赛、茶艺表演等与茶相关的茶事活动他都不落下,为安康市农科院的茶叶研究开创了一个新局面。2020年他带领安康市参加全省手工制茶大赛,分别取得第一和第三的好成绩,同时茶叶研究所1人获得陕西省制茶技术能手;2021年他参与完成的《陕西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组织编排的茶艺节目“向总书记报告”获得全省大赛二等奖,并获得最具人气奖;组织完成了安康富硒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方案和第四届、第五届安康市富硒茶名优茶大赛评选;进一步推动安康富硒茶品牌建设和茶文化推广,提升茶企加工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作为科技特派员和三区人才,他经常深入企业和包抓贫困村进行茶叶加工和栽培的技术指导,与杨凌科协合作面向省内结对脱贫县区(白河县)完成了8个村一千余人的茶叶种植管理技术培训任务;同时,他还承担着安康市基层农技员培训(茶叶)任务及“科技之春”富硒茶业志愿队服务任务,并及时通过安康日报、市农业农村局网站、农科院公众号为茶农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因为工作成绩突出,他被市委市政表彰扶贫“先进个人”;全市农业系统“十佳茶叶帮扶先进个人”;第五届安康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并入选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大胆创新,打造一片“新叶子”
刘运华的家乡紫阳县麻柳镇曾是生产贡茶的地方,丰富的紫阳茶群体种资源是他对那里的茶山最着迷的地方。为了做好茶树无性系品种选育,他只要回到老家一定就会到周围的茶山上去转转,常常一去就是一整天,小时候是为了摘茶叶满山跑,现在却是为了找一片“好叶子”而满山转。通过性状观察和生化检测,现已从紫阳群体种中筛选了优良株系100余个,扩繁10000余株,并从中优选早发芽株系2个,晚熟株系2个,聚硒能力强的株系1个,还在紫阳县科宏茶叶公司建立实验站打造了5亩的品比实验园,在市农科院新建茶树资源圃17亩,引进了中茶108、中黄2号、中黄3号、龙井43、龙井长叶、黄金芽等共计50多个茶树品种,为安康的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持续的新品种资源。
他还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绿茶、红茶、白茶、紫阳金钱橘茶、黑毛茶等茶叶产品的加工技术研究,研究出的蜜香型红茶克服了夏秋茶香气淡薄、苦涩味重的缺点,并独具浓郁花蜜香。2020年,由市农科院选送的农科天香红茶获“中茶杯”第十届国际鼎承茶王赛特别金奖,农科天香红茶以“外形紧结乌润显金毫,香味甜醇,汤色红亮,滋味鲜醇甜爽,叶底细嫩匀齐”的优良品质成为当时陕西省唯一一个入选该项奖项的红茶。
2021年他申请的《兰花香型富硒绿茶的加工方法》发明专利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时隔4年,刘运华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激动人心的午后,在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的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在他的大胆创新下,将绿茶工艺和别的茶类制作工艺相结合,竟研发出了一款全新香型的茶叶。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鉴定,这是一种兰花香型的茶叶。安康本地的绿茶香型多为清香或栗香,带有兰花香的绿茶无疑填补了安康富硒茶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安康多采春茶,夏秋茶由于品质略差加之劳动力缺乏等因素使得大量夏秋茶叶没有有效利用。而这款茶叶的原料是夏秋茶叶,这项技术的研发也为安康夏秋茶原料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全家齐上阵,倾心助脱贫
2018年,市农科院经千挑万选、慎重考虑决定派刘运华驻村扶贫,那时他的孩子才一岁。为了开展好扶贫工作,他常常周末都放弃了休息,1年驻村长达280天以上,家里根本顾不上,甚至连父亲突发脑梗住院长达半月之久也没能照顾陪伴,年老的母亲也因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先后住院5次他也都未能照顾陪护。
2019年本已驻村期满的刘运华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和刚打下基础的扶贫产业,他依然选择留下并动员爱人-市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李瑜带着孩子也来驻村扶贫。龙垭村山高路陡,贫困户居住分散,夫妻俩带着2岁的孩子常常一入户就是大半天,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但他们却从不言苦。为了让贫困户早日脱贫摘帽,他利用自身农业技术优势和单位资源优势,联合陕煤集团共同投入资金300多万元用于发展特色产业,先后改造、新建李子园900亩,注册“古水李子”商标;发展富硒水稻1000亩,猕猴桃100亩,设施蔬菜200亩等壮大了村特色产业,形成以李子、猕猴桃、水稻、园区蔬菜等为主的长期产业3项,短期产业3项,确保贫困户短期有收入,长期有依托;同时,邀请“市劳模服务团”相关专家、技术干部开展李子种植、直播水稻、蔬菜种植、猕猴桃、中蜂养殖、中药材等技术指导培训20余次帮助贫困户掌握更多实用农业技术;还帮助成立了龙垭惠民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256名,带动50余名贫困劳力务工增收。为了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还多次自费往返安康、参加“我为山货代言、山货进机关”帮助销售黑花生3000余斤、大米2万多斤、李子5000多斤,为贫困户增加收入10万余元。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接到抗击疫情命令的刘运华立即结束休假赶回村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抗疫物资最为贫乏的时期,他回单位动员把做实验用的口罩、酒精、防护手套、84消毒液都捐献出来及时送到村委会,为龙垭村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他们一家人倾心扶贫的故事被多家媒体报道,广为流传,2020年他被市委市政授予“安康市脱贫攻坚贡献奖”并给予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