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我们对文化的重视一以贯之
回望中华文明的长河,对文化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论语》里面记载了孔子有关国家发展的阶段理论,国家的发展要经历庶之、富之、教之三个主要阶段。这说明,加强文化建设、重视道德教化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加以重视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重要特色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促进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和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这决定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使得历史上的盛世中国不仅是人口稠密、幅员辽阔的大国,经济繁荣、物产丰饶的富国,更是一个文化昌明、近悦远来的强国。在近代中国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寻到马克思主义,用以唤醒沉睡的中华民族,激活蒙尘的古老文明,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长跑,需要不断筑牢文化根基,激发磅礴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日中国,铺展开一幅气象万千的时代画卷,建设文化强国,成为必然也必须提出并解决的重要时代和实践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为伟大复兴提供智慧源泉和文化支撑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宣文教以章其化”,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追求“囹圄空虚,刑措不用”“民不忍欺”的治理境界,有过“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局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为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慧源泉和文化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创造性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重大论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孕育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意志、行动,建设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些具有独创性意义的重大表述,对于推动文化自信自强起到了重要作用,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此前,他也多次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可见,建设文化强国,离不开人的文明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地担负起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必须抓住文化“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本质。这也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至今的关键。
古圣先贤在观察天地自然、社会人文之道(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身心和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天下和平的常道。《周易》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日月星辰交错排列,阴阳寒暑四季变化的自然规律。古人观察天象运行,体悟四时迁改规律,使得人的生产生活、治国理政顺应天道的变化。人文是人类社会的伦理秩序。圣人观察并顺应社会人伦关系的规律,用文字、文章、礼乐等教化天下,使社会风气淳厚。这些天道的规律、人伦的秩序以及治国的常理常法记载在经史子集里,体现在圣人制定的礼乐制度中。
“文”就是指文字、文章、礼乐制度、鼓乐、曲调等;“化”的本义作“教行”解,就是人受教而变化。文、化二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字、文章、礼乐、建筑、雕塑、美术等变化人的气质,使人达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之下,中国古代士人形成了特有的精神品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文字、文章、礼乐等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传递大道,教化人心,化民成俗,化成天下。
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说明文化以道为体,无论文章、礼乐等各种文化载体和形式,都以“志于道”为目的,都可以通过教育变化人的行为气质,使人具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美德,从而达到安身立命、经世致用的功效,因而体现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特点。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抓住文化“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特质,与时俱进创新文化的载体和形式,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例如,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再如,现代的纪录片、电影、电视剧、小视频等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以及新媒体平台都应秉持“思无邪”的理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从而“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达到净化社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效用。可见,提高“文化的软实力”是通过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心性修养来提升整个社会文明程度,从而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众志成城。
总之,唯有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才能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尊、提升文明自觉,才能充分发挥文化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中的重要作用,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及思想理论研究》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