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科技创新助推主导产业提质增效

  作者: 程苗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2日18时19分  
 

自2016年起,市科技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深入推动实施产业创新工程,聚焦富硒产业、畜牧、魔芋、茶叶、绞股蓝、生态渔业等产业领域,筛选确定了10大项目19个子课题,集中力量组织开展科研攻关,着力解决一批制约主导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通过三年实施,第一批全市主导产业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我市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基础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针对我市富硒产业、畜牧、魔芋等产业共性问题,组织高校院所科研力量加强主导产业领域基础研究,开展了硒与人的健康研究、富硒资源详查、硒元素在猪体内的代谢规律、魔芋软腐病发病与抗病机理、影响狮头柑品质的生产要素等研究,共形成研究论文27篇,其中有22篇已在核心期刊发表,研究结论为全市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和科学参考。

二是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围绕富硒茶叶、魔芋、核桃、生猪、渔业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安康学院等高校和院所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了富硒茶多酚、速溶红茶粉、绿茶粉、黑茶粉等系列产品深加工工艺和产品硒含量标准化技术、魔芋软腐病鉴定和规范化种植技术、核桃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天然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特色鱼类资源人工繁育技术、钒新材料产业链关键技术等一批技术瓶颈,建成年产400吨的富硒茶精深加工生产线;培育出了安康串串核桃”和“安康紫仁核桃”两个地方优良品种;探索建立了渔业生态养殖模式;优化了提钒工艺生产线、电池循环系统和电解液制备工艺;编制了陕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魔芋制品》、安康市地方标准《安康生态茶叶生产技术标准综合体》等一系列地方标准。

三是产品研发取得丰硕成果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加强,涌现出了一大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推动全市主导产业发展向高端不断攀升。富硒土壤营养强化剂产品已完成中试,建成一条年产1.5万吨富硒土壤营养强化剂中试生产线。陕茶1号名优绿茶新产品实现了工艺定型和规模化生产,开发出了仙毫、仙茗、龙珠等系列产品;“陕茶1号”红茶、黑茶、茯茶产品已试制成功。富硒速溶茶粉、富硒速溶降脂茶、富硒速溶润肠茶等系列新产品已投产,第一批安康富硒速溶茶产品已出口海外。绞股蓝种子油产品已完成中试。高剂量绞股蓝总甙胶囊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新型膳食纤维饮品和魔芋方便面生产工艺已定型并投产,产品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新型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电解液产品制备工艺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正在建设年产3000立方的清洁原料中试生产基地。

四是平台建设成效斐然。围绕全市主导产业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实施,以企业为主体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了陕西省茶叶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先进储能与钒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陕西富硒循环农业发展研究院”3个省级研发平台,“安康市富硒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康市现代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研发平台,为我市组织高水平科研攻关、聚集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开展科技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基础。

五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围绕茶叶、魔芋、绞股蓝、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新建陕茶1号标准化示范园2万亩,在全市推广建设生态茶园5万亩;建立核桃良种示范园20个,改造低产核桃园2.4万亩;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8万亩。依托“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安康北医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260户贫困户签订绞股蓝中药材订单种植帮扶协议,推广种植GAP药用绞股蓝(七叶胆)基地3000亩,带动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陕西省安康市圣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平利县兴隆镇改建茶园4000余亩,解决贫困户就业200人,带动贫困户增收115万元。同时,探索建立了生态茶园、稻田综合种养、渔业生态养殖等生态种养模式,有效提高了产业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围绕钒新材料产业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攻克了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制备、钒基储氢合金制备等关键技术,进一步延伸了钒系新材料产业链条。

根据全市支柱产业规上工业产值统计数据,2018年我市富硒食品产业实现产值478.74亿元,较2016年的304.15亿元上涨57.4%;新型材料产业实现产值558.13亿元,较2016年的414.19亿元上涨34.75%;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68.33亿元,较2016年的60.23亿元上涨13.45%。通过主导产业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实施,有力助推我市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实现了提质增效,为我市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信息采集:张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