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我市两项技术成果喜获市政府科学技术特等奖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6日15时56分  
 

    近日,从市科技局获悉,由我市科研人员主持完成的“天然色茧桑蚕品种选育与应用”和“匙吻鲟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两项技术成果被市政府授予安康市2012年度科学技术特等奖。这是我市近二十年来首次涌现出的两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标志着我市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又迈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天然彩色茧桑蚕品种选育与应用”项目是安康学院历经二十余年潜心研究的技术成果。该技术利用秦巴山区的野桑蚕特色资源,选育出了含野桑蚕有色茧基因的天然彩色茧桑蚕品种,生产出不需染色的纯天然彩色丝绸产品,对增加蚕业综合效益,扩大我国丝产品出口规模,提升茧丝绸行业国际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建成了国内外最大的野桑蚕种质资源基因库,在野桑蚕资源的研究利用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项研究可免除丝绸纺织染整加工过程中的染色环节,可减少化学染料对环境的污染,节能减排和环保成效显著,可提升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项目自实施以来,在安康、汉中等重点蚕区饲养天然彩色茧蚕品种14600张,生产天然彩色丝绸服装3.4万件,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531万元。

    “匙吻鲟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试验站和安康市水产站历经5年研究示范在水产养殖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技术成果。该成果首次在西北地区引进匙吻鲟并进行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开展网箱、池塘养殖技术、网箱投饵与不投饵、池塘主养和套养的对比研究,系统测定了匙吻鲟幼鱼消化酶的变化,分析了匙吻鲟成鱼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的肉质变化规律,研究了匙吻鲟在安康地区天然水域生长发育规律,制定了相应的养殖技术规程,创新了灯光诱饵技术,总结出了匙吻鲟健康产品的养殖技术,对于解决移民转产就业和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项目实施以来,繁育成活匙吻鲟苗种29.3万尾,减少人工饵料投饲4400吨,减少水体粪便残留660吨,减少瀛湖水体杂质1.15g/m³,减少氨氮水体存留量191.83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773.67万元,带动当地社会养殖效益8.4亿元,对于减少投饵、净化水质、保持水域生态良性循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项目技术总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在匙吻鲟的消化酶谱活性的系统测定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随着创新平台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科研人员来我市开展技术研究,为全市的科技进步与创新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